[科普]服用哪些药物后不宜开车

时间:2025-02-11 来源:药剂科 伍敬 浏览量:146

经常与汽车接触的小伙伴,对于交警蜀黍应该并不会陌生。不仅时常能看见他们在马路上指挥的身影,而且在纠正不良驾驶行为时也是不遗余力。说起不良驾驶行为,你们会想到哪些?不系安全带?开车接打手持电话?是的,这的确是不良习惯。酒驾不仅是不良习惯,更是违法的驾驶行为。但药驾呢,你知道多少? 

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研究表明,一些药品服用之后可能会产生嗜睡、困倦、心悸、反应迟钝、视物模糊、注意力分散、血压升高或降低、血糖降低等不良反应,这些都可能降低驾驶的安全性,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哪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驾驶安全。下面就让药师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吧!

1.镇静催眠类药

如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此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服用后,极可能引发嗜睡、困倦、头晕等不良反应,致使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判断力受损,进而增大驾驶风险。

2.抗组胺类药物

常见的有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赛庚啶等。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抗过敏治疗,但会带来嗜睡、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副作用。这类药物在常见的感冒药中也存在,如感冒清,康泰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

3.抗抑郁和焦虑类药物

例如氟西汀、舍曲林等,可能会导致头晕、嗜睡、视力模糊等症状出现,对驾驶者的操作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降压药

某些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有可能造成低血压、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给驾驶安全构成威胁。

 

5.降糖药

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如果未能按时进餐,就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具体表现为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意识模糊。

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自己服用药物后能否开车呢?

 

首先,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是关键。倘若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用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那就一定要严格遵守。

其次,可以自行评估自身的身体状态。服用药物后,留意自己是否出现头晕、嗜睡、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避免开车。

另外,如果对于服用某种药物后能否开车存在疑惑,建议向医生或者药师咨询,他们能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

为了切实保障驾驶安全,如果您需要服用药物,请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服用  可能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后,一定要避免开车上路。

希望大家都能够高度重视用药安全,一路平安出行!


富顺县中医医院富达路院区
地址: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富达路120号
电话:0813-7168375
富顺县中医医院同心院区
地址:富顺县东湖大道1801号
电话:0813-7168375
微信公众号
富顺县中医医院   蜀ICP备18011979号-1